都来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都来书库 > 临夏 > 第134章,大赚

第134章,大赚

第134章,大赚 (第1/2页)

城中书商默契联合,紧锣密鼓,准备跟风盗版《三国演义》之时,一人找来轩墨斋,却是写下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》的仲宗典。
  
  方临抽出时间相见。
  
  “上次一见,还是辩论大会上,被方掌柜三言两语驳倒,那时我就知道,方掌柜非是池中之物。果然,如今《三国演义》一出,名满天下。”仲宗典赞叹道。
  
  “足下过誉了,想必仲童生此来不是说这个吧?”方临自问两人之间还没有贺喜的交情,盯着对方眼睛,询问道。
  
  “自然。”仲宗典不再绕圈子,说出来意:“书香阁准备牵头盗印方掌柜的《三国演义》,我也有劝过,洪家兄弟却是不听……此来是为表明立场,以免方掌柜误会。”
  
  洪家兄弟将此事告知他,是想让他给盗印的《三国演义》写评点,更好让读者理解,归根结底,还是为了销量。
  
  方临闻言看了此人一眼,觉得有意思,问道:“足下的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》放于书香阁售卖,不应与洪家兄弟是一道的吗?”
  
  “不瞒方掌柜,我知方掌柜身后有知府大人站台,反观洪家兄弟利欲熏心,妄想法不责众,出此昏招……唯恐将来秋后算账,方掌柜将我一同打击。”
  
  仲宗典说得坦诚,也可见是个聪明人。
  
  “哈哈,我没看错方掌柜,果然是个妙人。”
  
  仲宗典似乎果真为讨论通俗创作而来,交流一番心得过后,告辞离去。
  
  方临暗忖着,心中审慎,面上却笑道:“之前不过玩笑,多谢仲兄提醒,方某在此谢过了。”
  
  仲宗典也并不生气,抚掌笑道,转而又是解释:“借用洪家兄弟的一句话,生意就是生意,也只是生意。我写书,他们给钱,我拿到钱,他们得了书,便是钱货两讫。得知洪家兄弟想要盗印《三国演义》,我也劝过,如此已然仁至义尽,总不能就因为合作了一次生意,他要跳坑,我就要陪着,天下没这个道理嘛!”
  
  “是。”方临颔首。
  
  “不过后来我也想开了,大夏有一万万五千万人,纵使万里挑一,也足足有一万五千人,科举如此,写通俗同样如此。”
  
  “哦?”方临端正以坐,静待其言。
  
  “方掌柜,是否觉得我此举,有些趋炎附势、见风使舵?”仲宗典问得直率。
  
  “方掌柜言重了,我观方掌柜胸有成竹,想来,纵使我不说,也不会有什么损害……不说这些,今日,我与方掌柜只交流通俗。”
  
  他叹息道:“我也觉得此举,不是那么合适,但此事却还要怪方兄……”
  
  无论如何,对方前来告知,这份善意他都得承认。
  
  “但纵使如此,却也仅仅是获得站在方掌柜面前的资格,方掌柜的《三国演义》对上我的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》,如砍瓜切菜,高下立判,我过往名声尽数付诸流水,成就方掌柜……”
  
  他苦笑着道:“我说这些,也不是抱怨什么,相反我为能和方掌柜对决一场深感荣幸,来日方掌柜青史留名,我作为垫脚石,说不得也能被史书记上一笔……方掌柜之才实是令仲某钦佩,对方掌柜这般人物,我是真有结交之心,今日借此由头,过来亲近。”
  
  ‘此人倒是厉害,方才我顺势借机试探,此人不羞不恼,如春风化雨的一番应对,不仅化解了告密的不好印象,又暗暗吹捧了我一把,拉近距离。’
  
  “原来如此。”方临哑然失笑。
  
  仲宗典说到这里,看向方临问道:“方掌柜,相比常人,我也可称得上一句天才了吧?”
  
  方临也回答得坦诚:“这可是足下说的。”
  
  “所谓君子见机,达人知命,当我的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》与方掌柜的《三国演义》同日出售,输得一塌糊涂,我已知事不可为。说来,我自认也算此道高手,当初写忠孝,从千军万马中杀出,不然也成不了复古守旧文人代表,相比代宗启、庄育清、荣才林、李公孺等人,只论一道,我自认也是胜过,可谓优中选优,万中无一,因而得到洪家兄弟看重,出版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》……”
  
  仲宗典说着这些话,神色复杂,深深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,觉得天赋这种事情,真就不讲道理。
  
  “当然,不陪着踩坑,那是应当,前来告知方公子,就有些朝秦暮楚、落井下石之嫌。”
  
  ……
  
  方临知道《三国演义》盗版防不住,半月窗口期过后,第二批加印的《三国演义》刚卖了五六日,就如仲宗典所说,以书香阁为首的盗版开始了。
  
  他找人留意着,盗版刚一出现,立刻就收到风声,徐阔老、董祖诰、蒲知府也跟着知道,屁股决定脑袋,纷纷想要出力。
  
  徐阔老询问是否要来黑的,可以派帮派中人去警告,方临婉拒了;董祖诰也有主意,说可以联络同窗围拢那些铺子,方临也是婉拒;蒲知府暗示,此事对方不占理,可以官方打击,防范一时,方临同样婉拒,说‘杀鸡焉用牛刀?既然是商业竞争,那便用商业手段即可’。
  
  首先,在城中宣传,让轩墨斋正版的概念深入人心——《水浒传》作者乃是元末之人,早已故去,将《三国演义》带来此世的方临可还好好活着,唯一正版的概念,很容易就获得大众认可。
  
  然后,将后世营销的那一套,什么作者签名、随即精美礼物、满减折扣、达到一定消费额抽奖……种种手段一点点抛出,力图将《三国演义》第一部潜力开发到最大,吃掉最大、最丰美的一块蛋糕。
  
  这些手段毫无疑问,极其有用,对读者来说,一听盗版二字,下意识会觉得内容有什么错漏什么的,在价钱相差不大,乃至更低一些的情况下,能选择正版,为什么要去买盗版书?
  
  更不用说,轩墨斋的正版图书,还有各种有趣的优惠活动!
  
  这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,将淮安府城书商打得不到东西南北,甚至他们想跟都没办法——书这种东西,印刷越多越便宜,轩墨斋出货量最大,成本最低,他们拼成本都不行。
  
  也就在这個时候,一颗巨石砸入了淮安城中书商界:始作俑者,联络城中书商、牵头盗版的书香阁,洪家兄弟在府衙的靠山被打掉了——这个府衙官员和洪家兄弟这般书商勾勾搭搭,能是什么好货色?这种屁股不干净的,只要有心查,那真是一查一个准儿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