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来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都来书库 > 万历明君 > 第17章 愁思意冗,有恃无恐

第17章 愁思意冗,有恃无恐

第17章 愁思意冗,有恃无恐 (第1/2页)

隆庆六年,六月初三,清晨。
  
  ……
  
  天不见亮,高仪就从家中出发,往皇城而去。
  
  在路边买了两个葱油饼,边走边啃了起来。
  
  倒不是来不及在家中做早食,只是今日实在没心思胃口。
  
  昨日宫里来人,莫名其妙送了好些日用之物,贴补了几两碎银,让他一头雾水。
  
  一问才知道,是皇太子跟李贵妃求的恩典。
  
  太监原话是:“太子德音有言,先生使我受益良多,本宫岂忍见先生窘迫。贵妃遂从。”
  
  一时让他措手不及,呆立当场。
  
  高仪跟高拱、张居正不同,他是个传统的读书人,或者说,保留了部分古板士大夫的气质。
  
  他的摆烂只是对现状不满,不代表他不认可传统礼制。
  
  相反,正因为如今的世道,无法满足他对传统礼制的向往,才会使得他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老好人。
  
  所谓君视臣民如草芥,臣民视君如寇仇。
  
  一如太祖视士大夫如草芥,老朱家皇帝对文臣的态度,让高仪也对老朱家的皇帝失去了信任。
  
  更别提他侍奉过的世宗自私无度,动辄归罪于下;先帝纵情声色,懒顾朝政。
  
  如何能得到他的认可?
  
  但皇太子……他竟然会着眼于他的家境,竟然当真以弟子事之,以君父待之!
  
  这份师生之礼,这份君父之意,恍惚间,激起了高仪消匿已久的舐犊之情,忠君之心。
  
  士大夫当知,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啊!
  
  可是,他又有所犹疑。
  
  这是否是李贵妃借着皇太子的名义?
  
  或者受了什么人指点?
  
  甚至退一步说,就算皇太子有这心,又会不会是别有所求,以权术之心待他呢?
  
  可高仪心中还是忍不住隐隐有着期待。
  
  托孤辅政,君父师生,如此一段佳话,哪有士大夫不向往的,诸葛武侯的例子在前,谁不心动?
  
  胡思乱想,心情复杂,搅得高仪几乎彻夜未眠。
  
  今日是初三,逢三、六、九,是太子视朝的日子,不必日讲,这让高仪有些失落,同时也松了一口气。
  
  失落不言而喻,松一口气则是因为,他如今当真不知道用什么心态面对皇太子。
  
  昨日他才受人之托,擅改了日讲,此时心中着实不安。
  
  高仪思绪不断,有些出神地在街道上行走着。
  
  各部衙门都是有点卯的,虽然比早朝略晚些,却也差不离。
  
  陆陆续续穿着不同颜色官服的朝官,往皇城汇集。
  
  高仪作为阁臣,有头有脸,路上遇人,自然少不了一番招呼应酬。
  
  “阁老。”
  
  “高阁老。”
  
  “阁老。”
  
  一路上不断有人给他拱手行礼,脸都快笑僵了,也让他止住了思绪。
  
  “阁老,何不上轿同行?”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  
  高仪回过头,只见一辆六抬大轿,里面一老一少,掀开轿帘,向他招呼道。
  
  他看清脸,才想起好像是成国公府上的朱希孝,跟玉田伯家的蒋克谦。
  
  哦……勋贵啊,那没事了。
  
  高仪总算不用回笑脸了,仿佛看到空气一般,转过头去。
  
  心中无奈,当他高仪是什么人,连勋贵也来套近乎,真以为是个勋贵都能做朱希忠呢?
  
  他没把这事放在心上,自顾自往一旁走开了。
  
  行至皇城的时候,高仪又被人叫住。
  
  “子象,怎么气色不太好?”
  
  高仪偏过脸,是张居正,跟礼部尚书吕调阳,联袂并行。
  
  吕调阳跟着拱手:“阁老。”
  
  高仪不敢托大,连忙回礼:“吕尚书,左揆。”
  
  张居正是次辅,高仪当面向来称左揆,也就是左相的意思,以示尊敬。
  
  回礼完,他才苦笑道:“年纪大了,昨日宫里送来鲜笋,贪图口腹之欲全吃了,吃了之后胀得难受,睡晚了些。”
  
  吕调阳被他逗乐,捋着胡须笑道:“阁老有这胃口才是好事,不像我,牙齿松脱,想吃都吃不了。”
  
  高仪作为谦逊随和,跟朝官关系都不差。
  
  张居正也开口道:“子象,正好,我跟和卿在聊皇太子登极仪注的事,来参祥一下。”
  
  和卿是吕调阳的表字。
  
  而登极仪注,就是登基时,用的礼仪,祭文,各个事项的人选等等。
  
  三人顺势同行,张居正高仪在前,吕调阳自觉落后半步。
  
  高仪开口问道:“第三次劝进定在何时?”
  
  张居正答道:“昨日两宫才把奏疏批下来,定在初六再度劝进,皇太子接受后,于初十登极。”
  
  高仪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国朝不宁,合当灵前继位。”
  
  天家孝期常常以日代月,或者以月代年。
  
  朱翊钧的孝期是二十七日,先帝驾崩之日到初十,不过十几天,自然是灵前继位。
  
  吕调阳作为礼部尚书,这是担子最重的时候,不由感慨道:“丧礼跟登极仪倒不是难事,就是户部那边预算压得紧,也亏了两宫通情达理。”
  
  高仪点了点头,这也是内阁当朝的好处了,妇道人家总拗不过文臣的集体决议。
  
  要知道,先帝在时,可是总往吏部要钱,往自己小金库里塞。
  
  他忽然想到一事,问道:“山陵之事定了吗?”
  
  就是选风水宝地建陵墓了。
  
  张居正摇了摇头:“这事是元辅跟工部商讨的,总得先寻龙点脉视山陵,应该还在挑人。”
  
  吕调阳接过话茬:“如今没定的,也就山陵之事,以及祗告祭文了。”
  
  “高阁老专人专事,这祭文不妨由您来撰写?”
  
  殿阁大学士,本就有撰写祭文的分内工作,几乎人均写得一手好青词,更况且,高仪入阁前就是礼部尚书,正适合。
  
  高仪自无不可:“别嫌我学问差就行了。”
  
  吕调阳恭维道:“就怕阁老佶屈聱牙,让皇太子背得叫苦。”
  
  听了这话,张居正跟高仪不约而同失笑。
  
  吕调阳不明所以,附和地也笑了两声。
  
  “我先去公房准备廷议的奏疏,咱们早朝再议。”
  
  高仪告罪一声,便先行一步。
  
  张居正跟吕调阳拱手回礼,放慢了脚步。
  
  等高仪离去后,吕调阳才缓缓开口道:“高阁老最近,似乎颇得皇太子孺慕啊。”
  
  宫里赏赐鲜笋,大家都有份。
  
  可高仪偏偏额外还有赏,这事当然瞒不过朝臣,其中含义,不得不让人吃味了。
  
  张居正摇了摇头,无奈道:“欺负老实人罢了。”
  
  吕调阳疑惑看向他。
  
  张居正没有纠缠于此,反而问起别的事:“元辅私下有联络你吗?”
  
  吕调阳摇了摇头:“都没找过你,怎么会找我呢?”
  
  张居正是楚党魁首,但这楚党,却不是以地域划分,五湖四海都有,只因为张居正湖广人,才冠了这个名头,地域性质不像往后那么明显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